论坛>校园>活动>央视"家风是什么"引热议 莫言:家风好代表人品好

央视"家风是什么"引热议 莫言:家风好代表人品好

2014-02-25 15:32:52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知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节目有益于清白、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张颐武称,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 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受访者坦陈眼中家风” 姚明称做人应诚实

央视推出的家风是什么节目随机采访路人、企业家、作家等人,被采访者纷纷说出自己感受中的家风

提及此话题,篮球明星姚明坦言,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他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台湾企业家黄梅邨则表示,父亲崇信儒家思想,家里人都很喜欢穿马褂,女士都爱穿旗袍,这是传统的服装。父母常说一句话,我们不做我们不要孩子做的事。家风是无形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坦陈对家风的看法。他在受访时说,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勤俭、节约等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健康、向上。

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莫言透露。

除去这些知名人士,路人的回答同样出色、诚恳。一位中石油管道局工人表示,父母从小教育他,在外面对人要诚恳,做事要认真。

央视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的我们在问自己

你的家风是什么?大年初一,《新闻联播》里的这个提问使北京蓝岛大厦员工郑异不由一愣。这怎么答啊!她心里嘀咕着。

很快,一个个简短生动、冒着热气儿的回答吸引了她。几天下来,她和老公成了节目的粉丝,还给6岁的儿子高凡楷买了本启蒙版《朱子家训》。

平凡草根是节目中最常见的主角。回答五花八门——

不啃老,不坑爹。一位温州创业青年言简意赅。其同伴的回答则显然经过深思熟虑: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天上不会掉馅饼砸到我头上的。做人要实在一些,朴实一点,厚道一点。面摊老板笑言。

不怕吃亏,不一定非听话,但要讲道理。幼儿园里,一位小眼镜儿搭着积木,不假思索地回答。

各界名人、网络V”也在节目中出现,留下耐人寻味的答案——

重视文化,与人为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坦言,自己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差不多。他认为,家风好不好,是判断一个人人品高下的重要参考。

开国元勋任弼时次女任远征回忆了一件小事:孩提时代,别人送她一个记事本,父亲得知后极不高兴,令她送了回去。此后的一句话,她牢记至今:你不能搞特殊。人生底线要清楚。

许多台湾同胞的讲述,也令观众们颇多感慨。

我们坚持了几十年的家风就是正直跟守法。台北杂货食铺,老板捧出从大陆带来的田氏家训影印本,话语坚定。

年份不到不能卖。如果有人要走偏锋,现世的报应是很快的。世代制售金华火腿的生意人认为。

台湾企业家黄梅邨表示,父亲崇信儒家思想,常说一句话:我们不做我们不要孩子做的事……

朴实生动的语言,道出了每个人对家风的独特理解,折射出普通百姓内心深蕴的家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电视机前的人们。

观众反应远超我们的预期。网上评论、点赞,都是海量的。我每天遇到不同的朋友,都会热烈谈论,还给我支招:怎么能做得更好。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告诉记者。

短短几天,众多门户网站都在醒目位置链接了节目视频,网民点击和转发量数以亿计,仅在央视新闻微博中,网友点赞就达60多万条,跟帖评论成千上万。

很多人开始寻找、追问自己的家风,并收获了惊喜。

诗书传家远,忠厚继世长,横批:宜家受福。舅姥爷写的对联,也是我们的家风。”“老妈常说:快活钱,管眼前;血汗钱,万万年。我家世代这样做,应该算家风。还有人贴出了父亲写给自己的五封信,字里行间满是告诫与期待……

家风是什么?央视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我们在问自己。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表达了众多观众的心声。

家风节目引热议 张颐武:对社会有益

家风又指门风,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据张颐武介绍,家风的说法古已有之,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是很传统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对传统教育的关注,《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播出后引发热议,众多网友纷纷发表意见,有弹有赞。

有网友表示,央视家风专题深得人心,对道德回归很有益处,以后应多开展这样的务实报道,以引领社会风气的改变。署名公正生命体的网友则表示,这样 的节目有利于发扬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如果能够趁热打铁,继续制作播放一些和民风、行业之风有关的节目,对传递思想正能量大有益处。

张颐武也对 “家风是什么的节目给予充分肯定。在他眼中,以前这些传统家教均身处私人平台,很少在公共平台展示。现在通过公众采访将之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关注,让清白、正面的家风得到更广泛传播,对整个社会有益处,引导公众给予孩子好的传统教育。

诗礼传家为中国最基本家风

其实,中国文化精神教育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幅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讲究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在张颐武看来,这便是最基本的家风。

张颐武告诉记者,家风即传统家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的基本方法与规矩。在张颐武看来,家庭教育应从一些小事出发,如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代表长幼有序,有客人来访应主动打招呼。

张颐武表示,中国家风是通过血缘关系教导子弟的重要路径,其传承主要通过每代人的言传身教,也有很多写成文字传播下来,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教族中子弟如何与人相处及待人接物的方法。

家长应教导孩子尊重他人,明晰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不能欠钱不还,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小的争执。张颐武指出,从小事对孩子开展传统家教具有重要作用,对传统礼仪的传承亦大有裨益,这些传统教育会内化为年轻人的自身行为,有利于他们走上社会后得到更好发展。

小家庭时代更需传统家教

现代社会已进入小家庭时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但在张颐武眼中,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家庭教育失去市场,即使三五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规矩,讲究长幼尊卑,一些年轻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便是传统家教不够

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传统礼仪是繁文缛节,太。这种说法具有一定道理,但这些礼仪其实是长久积淀的社会基本规范。试想如果不能以礼对待他人,偶遇轻微剐蹭便大发雷霆,社会将会失去秩序。” 

张颐武称,人类社会要讲求传统礼仪的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有礼仪才能关爱别人,如果按照礼仪和人相处会取得较好结果,否则很容易被排斥在社会之外。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着时代变化,但并非过时。它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甚至可说恰逢其时。家庭是社会细胞,通过类似家规等教导后辈,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如果家风都,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否则将来社会很难发展。张颐武最后表示。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