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画身临其境的奇妙创意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发现里面有个3D视觉艺术趣味馆挺有意思。很多画明明就是平面作品,但就是有身临其境的多维现场感。又能看又能玩的3D画馆,成了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休闲场馆。
湿壁画,最早的3D绘画
如果你去欧洲旅行,一定会为许多古老建筑外墙上的壁画吸引,这些画工细致、色彩鲜艳的壁画被称为湿壁画,特别重视透视效果以及所画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关系。这种绘画形式早在16世纪起就已初具雏形。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画家创作了大量令人惊叹的湿壁画,可谓最早的3D绘画。
解密3D画的科学内涵
那么,明明平面的画为什么就会有立体的效果呢?其实,这些3D立体图像是模拟人眼看世界的原理,利用人们双眼视觉差别和光学折射原理制作出来的,在一个平面内使人们能直接看到一幅三维立体画,画中事物既可凸出于画面之外,亦可深藏其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们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打破民众与绘画间的隔阂
我最早见到的3D画,是在一家大商场门前的空地上。一幅地裂的作品,真有地面下陷的感觉,着实让观看者吓出一身冷汗。
其实,由于创作成本低廉,受场地限制程度低,发挥的自由度大,3D画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些西方草根艺术家所钟爱的艺术形式。又因为它颇具娱乐精神与诙谐效果,易与流行文化元素相联系,作品又容易与观众互动,因此被视为打破民众与传统高雅绘画隔阂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快就流行开了。
如今,不少3D画馆还增加了声、光、电的特效,让参观者在或惊险、或搞怪、或夸张的场景中体验新奇和有趣。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